礼仪的四个基本内容 礼仪的四个基本内容包括

2024-03-27 21:59:52

大家好,今天给各位分享礼仪的四个基本内容的一些知识,其中也会对礼仪的四个基本内容包括进行解释,文章篇幅可能偏长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就马上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四礼八仪的内容字是什么
  2. 中国古代有哪些礼仪
  3. 礼仪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

一、四礼八仪的内容字是什么

四礼八仪是古代中国传统礼仪制度的一部分,其内容主要包括了四种仪式和八种礼仪。根据史书记载,四礼包括大典、大享、大宗、大祀,八仪包括朝会、问礼、冠礼、婚礼、丧礼、宾礼、会礼、射礼。

四礼和八仪的内容字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汉字,而是由多个字组合而成的词语。四礼和八仪的内容和细节在古代文献中有详细的记载,这些文献包括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等。在现代,四礼八仪仍然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,对于研究古代礼仪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。

二、中国古代有哪些礼仪

礼仪文化,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的历史源远流长,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特色。我们大中华之所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,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礼仪文化底蕴,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。

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,到尧舜时,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,它就是五礼。五礼的形成,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所有礼仪。

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,同时是神灵信仰的派生物。古时的人们认为,人与人之间要有言行举止规范,而且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神明在主宰,履行礼仪是人的情感表达,是对神明的尊重,同时也会获得神灵的护佑。因此,礼仪起源于人的内心感情、感受表达,还有治人之道与神明信仰,兼有神明信仰的特殊体现形式。

《通典·礼》:“自伏羲以来,五礼始彰,尧舜之时,五礼咸备。”

五礼是我们中华礼仪文化的源头,它影响着历朝历代的礼仪制定,甚至在现代,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在运用。五礼指的是吉礼、凶礼、嘉礼、宾礼和军礼。

一、吉礼

吉礼是五礼之首,之所以称之为“吉”礼,是因为人们想通过这种礼仪,获得神灵的护佑而吉祥如意。吉礼在古代,内容非常多,包罗万象,总的来说,主要是祭天地,祭先祖。

祭天:始于周代的祭天,也叫郊祭,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园丘举行。古人首先重视实体崇拜,觉得既然有“天”,那么就有天神,而皇帝就是天子,因此,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,它盛行到清代后才宣告结束。

祭地:在夏至之日举行,它的仪式与祭天大致相同。在汉代,称地神为社神,它的祭地仪式结合了当时盛行的道家风水学仪轨,随着历史的发展,形成了我们今天在许多农村仍然盛行的拜祭先人坟墓的习俗。对风水学有研究的人会知道,坟墓的右上角摆有一个石头,它代表着社神,拜祭先人的时候,得在那块石头前摆上祭品,其实它就是来源于古代的祭地仪式。

祭先祖:这是后人对先人的追忆与怀念,更是尊重。它一般有两种形成,上坟与建立祠堂。建立祠堂仪式发展至今,在我国南方非常盛行,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,基本都有自己的姓氏祠堂。

二、凶礼

看到这个词汇,也许我们会觉得奇怪,礼仪还有凶的?其实古人的凶礼,是指用于吊慰国、家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。它一般是指丧葬礼、吊礼、恤礼,后多特指丧葬、持服、谥号等等的礼仪。

《周礼》:“以凶礼哀邦国之忧,以丧礼哀死亡,以荒礼哀凶札,以吊礼哀祸灾,以襘礼哀围败,以恤礼哀寇乱。”

由此可见,古人在对悲哀之事,是有很多礼仪来表达内心的感受、感情。凶礼发展至今,仍然在用,比如国家有大的灾难,会降半旗以致哀,集体鞠躬,停止一切娱乐活动,电脑网站设置成黑白颜色等等,或者纪念历史大灾难,有鸣笛、献花圈等等礼仪活动。凶礼,在百姓的生活中,它常指丧礼。

三、嘉礼

《清史稿·礼志六三》:“嘉礼,属于天子者,曰朝会、燕飨、册命、经筵诸典。行于庶人者,曰乡饮酒礼。而婚嫁之礼,则上与下同也。”

嘉礼,指国家在具有喜庆意义的时日举行的礼仪活动,或者为加深人际关系,联络感情而举行的交际活动,同时它也指婚礼。

比如君主登基、册皇太子、乡饮酒等等,后来发展到现代,逢喜事就举行嘉礼。大的方面,如我们国家的春节、国庆,就举行文艺活动表演,其实它是古代的嘉礼发展而来,当然内容形式作了改变。而我们的婚礼举行,也是由嘉礼而来,特别是仪式中的背媳妇、拜天地、拜父母、夫妻对拜等待。

四、宾礼

宾礼,指宾客之礼。古时,它指邦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。如天子受诸侯朝觐、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、宴诸侯或诸侯使者。此外,王公贵族以下,直至士人相见礼仪,也属宾礼。古代的平民百姓之间,是没有宾礼的,因为古代的阶级分得非常清楚,也因此有了“礼不卑庶人,刑不尊大夫”之说。

随着时代变迁,古时的宾礼发展至今,无论是国家层次,还是我们个人,都是指我们的待客之道。大的层次,体现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氛围,小的方面,体现我们的个人素养。

五、军礼

军旅之事为军礼,它指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。古代的军礼,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军人之间见面敬个礼之类,它的内涵非常广,包括征伐、征税、狩猎、营健等等。

意思是说,古人在进行军事活动时,会进行很多仪轨,比如打卦问吉凶,祭血希望神灵保佑,可以说军礼是在吉礼基础发展起来的。

古代人的生活礼仪、个人礼仪。

一、诞生礼

它包括三朝、满月、百日、周岁等等。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;满月是指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,现在我们流行的是摆满月酒;百日是指行认舅礼,命名礼;周岁时行抓周礼,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、事业吉凶,这个现代非常流行。

二、成年礼

成年礼也叫冠礼,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。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人礼演变而来。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。魏晋时,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。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,清代废止。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,如拔牙、染牙、穿裙、穿裤、盘发髻等仪式。

三、个人礼仪上,不同的身份,行不同的礼仪。

古代的儒生相见礼多是行作辑礼,以示尊重,地位同等之间,基本不用弯腰。对年老的长辈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、祭拜神灵行礼时,会弯腰,而且弯腰角度是多少,非常讲究,这点上,日本继承得非常好。

古代还有一种相见礼叫做抱拳礼,它由作辑礼发展而来。抱拳礼,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,抱拳,是以左手抱右手,自然抱合,松紧适度,拱手,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,不宜过烈、过高。用左手抱右手,这称作“吉拜”,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“凶拜”。它是根据《道德经》中的“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”而来。

道家与佛家人用的相见礼,基本是合十礼,它分跪合十、蹲合十、站合十,它视行礼对象而决定用哪一种。同时,因道教、佛教中不兴握手,所以在我国,一般非佛教徒对僧人施礼,以行站合十礼为宜。

个人相见礼仪发展到现代,基本是以握手礼为止。握手礼也很讲究,对女士握手,只能握半只手,除非感情非常好,或者为了表达极其的敬仰,才会握满手。如果用两只手去握对方的手,也是表示非常的注重、敬仰。一般而言,地位同等,多只用单手。在握手的时间上,握得越久,表示越重视。

总之,我们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,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光辉点,它里面包含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,有丰富的思想映射,有精彩的生活习俗,因此,礼仪之邦的美称,实至名归。

三、礼仪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

(1)宽容的原则。

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,既要严于律己,更要宽以待人。

(2)敬人的原则。

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,要敬人之心常存,处处不可失敬于人,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,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。

(3)自律的原则。

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,学习、应用礼仪,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、自我约束、自我控制、自我对照、自我反省、自我检点。

(4)遵守的原则。

在交际应酬中,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,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。

(5)适度的原则。

应用礼仪时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,认真得体。

(6)真诚的原则。

运用礼仪时,务必诚信无欺,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。

(7)从俗的原则。

由于国情、民族、文化背景的不同,必须坚持入乡随俗,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,切勿目中无人、自以为是。

(8)平等的原则。

这是礼仪的核心,即尊重交往对象、以礼相待,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,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。

关于礼仪的四个基本内容,礼仪的四个基本内容包括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